最近更新: 2007-02-12

正名政策是「浪費無罪,正名有理」

中華郵政的官股蕫事及主管機關交通部,為了配合政府的「正名」政策而開董事會議修改組織名稱,中華郵政員工為了維護公司的「主體性」並避免此一措施所帶來的無謂費用及名譽損失,怒踹會議室大門。奈何那些喪失了經營倫理、忘卻了對員工及股東之經營責任的經理階層,偷偷摸摸地更換會議地點,最後還是通過了改名決議。

從此一事件我看到了當前政府之「正名」政策,端得是「浪費無罪,正名有理」。

浪費無罪

美國文豪馬克吐溫曾說過一個笑話:「今天我看到了一個奇蹟,一位政客竟把手插在自己的口袋裡」。

當陳水扁俱樂部的那群人得到政權時,他們果然非常徹底地把他們的手插在別人的口袋裡,不斷地從別人的口袋裡掏錢出來實現自己的想法。於是乎,為了讓自己遍野盡呼台灣名、滿城盡掛深綠牌,不計花費地更改他們不想看到的名稱,反正花得不是他們自己的錢。

正名有理

他們說,「正名」是為了加強國家的主體性。那麼企業的主體性又在哪裡?試問「中華郵政」一名不代表企業的主體性嗎?「中華郵政」一名是這個企業在員工努力奮鬥下累積幾十年才得來的名聲。同時它的營運成敗也關係著成千上萬股東們的權益,由於中華郵政是國營企業,故它的股東正是千千萬萬的國民。「中華郵政」一名對加強這個企業的主體性當然很重要。任何一個重視企業主體性,並了解這些跟員工及股東之權益息息相關的管理者,都應該保護自己企業的名字。這也難怪中華郵政的員工聽到經理階層要改名字時,會如此憤怒了。因為那些經理階層已經喪失了「主體性」。

中油和郵政兩工會並無明顯的政治傾向,他們之所以強烈反對更名,一則是認為原有名稱具有可貴的品牌價值,更名並不符合企業本身的利益;二則是員工對所屬企業自有認同情感,不希望公司變成主政者的政治工具。前一項因素是基於經濟考量,是理性選擇;後一項則是情感投射,屬於認同選擇。從此看來,兩家公司勞動階層對企業前景的關注,較之唯上級之命是從的管理階層,還遠遠超過。 聯合報社論:為誰「正名」:是彌合創傷或撕裂情感?

認真說起來,推動正名政策的官員從未解釋過「主體性」一詞的涵義。再者,提出「國家主體性」一詞者正陷入「國家主義」的迷思中。他們不但把「國家」此一概念視為一個完整的「實體」,更認為「國家」這個團體的位階在其他團體之上,因此一切要以「國家」為優先。於是為了達成國家主體性,他們要犧牲企業主體性。為了達成高位階者的主體性,必要犧牲低位階者的主體性。那麼,是否有一天會犧牲「個人」的主體性以實現他們口中的國家主體性呢?

從科學角度看,推動正名政策的官員口中的台灣意識並不存在,真正存在的是他們的個人意識。他們只是掌了政權後就把自己的個人意識膨脹、幻化出所謂的「台灣意識」,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皆是受到他們所虛構出之主體意識所引導,是為了實現主體的利益而行為,所以合理而正當。

推動正名政策的官員忘了中華郵政的員工即是企業的一份子,同時也是台灣的一份子。中華郵政的員工為了自己的權益受損而怒踹會議室大門時,雖然踹開了會議室大門,卻踹不破那些國家主義者的迷思。他們還是口口聲聲稱這是為了「台灣」,彷彿那些反對改名的中華郵政員工不是台灣的一份子。置員工權益於何處?置股東權益於何處?置反對者之個人權益於處?如此真能帶來他們所說的台灣意識之主體性嗎?我不以為然。

相關文章
樂多舊網址: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2716649.html

樂多舊回應
HACGIS@gmail.com(tokimeki) (#comment-3956543)
Mon, 12 Feb 2007 19:50:16 +0800
這是一個政治問題。
對於如何長期保有政權,最穩當有效的方式不是籠絡人心,也不是建立長治久安的社會,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維持長期的「暴力」統治,這裡的暴力並不特指武力。

簡單的說,就是要不斷對人民洗腦,強調統治行為的正當性,而當有人質疑的時候,就把質疑的人扣上反政府的帽子。

我認為自古民不與官鬥,真的要到官民相爭時,那就只能靠「暴力」解決問題。誰能貫徹使用暴力到底,誰的贏面就大,所以我根本不看好這次的抗爭行為,因為他們沒有覺悟要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HACGIS@gmail.com(tokimeki) (#comment-3956894)
Mon, 12 Feb 2007 21:59:51 +0800
我寫了一篇比較阿Q的文章:
http://hacgis.blogspot.com/2007/02/blog-post_12.html
未留名 (#comment-3957399)
Mon, 12 Feb 2007 23:53:17 +0800
一字知褒貶。
對陳水扁之作為,無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