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6
2007
分類:
最近更新:
2007-04-06
「火線交錯」觀後感,「全球化」是社會科學的蝴蝶效應
昨天去看二線電影院觀看「火線交錯(Babel)」。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效應」。然而全球化這字眼被賦予太多負面印象,因此大多數人是以自然科學中的「蝴蝶效應」類比聯想。
不過全球化議題出現的時間,遠比大多數人認知的要早。在學術著作中,早在二百多年前的 Adam Smith (亞當.斯密) 及李嘉圖 (Ricardo) 等人的國際貿易論述中探討過,為何遠方國家一個不認識的農夫所種植的作物,可以影嚮到本國我剛剛吃的午餐菜色,並使我決定不當農夫。歷史性的記載就更多了,例如唐玄宗天寶十年時,唐朝與大食的怛羅斯之役,導致造紙術西造。紙在800年後成為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創作的重要載體。
電影中,一位日本人前往幾千里外的摩洛哥打獵時送給摩洛哥導遊的一把獵槍,誤擊一位來自美國的觀光客。被誤擊者的丈夫因此無法替家中保母安排代班人選,家中保母為了參加墨西哥兒子的婚禮,就帶著美國雇主的一對兒女到墨西哥。可惜出境容易入境難,入境時被當作非法入境,不但差點害那對小孩曝屍沙漠,自己也被遣送出境。
在描述 globalization 之餘,我們也清楚看到了各角色的 localization 故事。日本人的女兒因為聾啞而苦於尋求認同與慰藉。摩洛哥的貧困。外籍觀光客不敢在鄉下地方久待。身陷恐怖危機、四面楚歌的美國,不敢透過救護車而寧願派遣直升機接送受傷的夫婦。美墨邊境的移民與出、入境問題。時至今日,我們面臨的不僅是一個 Localization 情境,也是一個 Globalization 情境。全球60幾億人皆不能自外於全球化效應。
樂多舊網址: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296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