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2008-02-26

IBM Jazz 專案開放申請使用

今天看 iThome 的報導,知道 Jazz 開放申請使用。我也是這時才知道, Jazz 原來是一個軟體協作平台。

去年10月底,我參加 2007 IBM開發者大會時,雖然知道大會主題是 "Jazz" ,不過一直以為那是一個形容詞。在當天的議程中,完全沒有看到所謂 "Jazz" 軟體的影子,那天談的是 Web 2.0 和 SOA 。今天才知道原來那還是一個軟體協作平台。IBM 的宣傳也差了點吧...

Jazz 是什麼?你可以把它當作一個 IDE 工具,但它不僅於此。

在日常的編程工作中,我們會留下許多訊息,像版本控制有版本控制的訊息,測試工具有測試工具的訊息,甚至我們每天的對話,也是訊息。說到這,我不得不叉開一下話題,說說 CMMI 。 CMMI 最基本的實踐方式,就是要求我們把每日工作的訊息,用制式格式記錄下來。你今天修改了一個程式碼,要記錄。你今天測試軟體時,在軟體的欄位輸入 "abc",結果回應 "xyz" 錯誤,要記錄。這許許多多的訊息, CMMI 都要求我們記錄下來。然而,我們真的有必要自己手動輸入嗎?

我從版本控制系統的 log 中就可以查看我今天修改了哪個程式碼,甚至可以列出增刪內容清單(diff)。我的測試案例中,不就已經寫了 'input "abc", assertNot("'xyz")' 這個動作了,而且測試工具也會產生這些log。這些 CMMI 要求記錄下的訊息內容,在我們操作時就已經存在了,如果可以把這些訊息保存下來,我們就不需要自己手動輸入了 (更準確地說法是"不用剪貼複製")。 Jazz 說,它可以幫我們保存這些訊息。

Jazz的特色之一,是所有的訊息,統一儲存在一個共通的儲存庫(Repository),可以整合軟體生命周期中的各項資訊。
尽管 IDE 集成了若干工具,但开发人员仍然要手工做大量的重复性簿记工作——对于保持团队有效地协作来说非常关键但同时也很容易遗忘或出错的工作。如果 Susan 只需告诉 IDE 她现在正在设法修复某个特定的错误,这就要好得多。然后,当她完成修复和测试用例时,可以指出她已经完成该工作。Susan 无需执行进一步的操作,系统将提交已更改的文件,并将这些文件与错误报告相关联,更新构建说明,并将错误报告标记为“已结束”。如果工具以这种方式自动化簿记工作,则能通过确保错误报告与代码签入之间的重要联系是可靠的,从而帮助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自动化繁琐和容易出错的簿记工作,还可以提高单独的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 Jazz 快速入门

爾後,我們就可以將這些訊息匯出成制式文件。

協同工作的重點在"訊息"

Jazz 這套軟體,試圖透過所謂的連接器(Connector),整合軟體開發週期中的各式工具 (甚至包含即時通訊軟體),將這些工具的訊息彙集在一起。使得專案參與者可以透過一個共同平台,更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

最後說一下, Jazz 這個字眼用得很妙。在 Jazz 樂團中,沒有指揮家發號施令,樂手之間靠得是舉手投足這種不起眼的小動作交換訊息。一個斷音,另一個樂手就接下一段;眨個眼,他就會加入合奏。 Jazz 樂團更重視的是默契,而不是指令。把這種想法套用在軟體工程中,則讓我們的工作內容帶有 agile 的味道。重視日常溝通,而不是開會時才溝通;並將大量的慣例用法(默契)交錯應用在工作內容中。

故且不論 Jazz 這套軟體的實作內容是否真的這麼好,至少這個概念很美妙。

樂多舊網址: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559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