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11
2006
分類:
最近更新:
2006-09-11
台灣資訊軟體業缺乏資深programmer
七月底參加2006IBM開發者大會時,有個議題是「軟體前景大師談」,對一個我已知的事實,提出了一份數據。資訊軟體先進國家,如美、歐、印度、乃至日、韓,資訊軟體與資訊硬體的產值比平均是 2: 1 ;臺灣的情形卻是 1: 15 ,不但相反,而且是數倍大的落差。從這個數據來看,則臺灣的資訊軟體業在全球的地位,只能排在第三流以後。
剛好在 CNet 看到「獨孤木」寫的一篇文章「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談到資訊軟體產業的從業人員,實際待遇沒有外界想像中好。從臺灣資訊軟體業的地位來看,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啊。在臺灣, programmer 不過是黑手階級。真要求待遇,做 MIS 或 DBA 也好過做 programmer 。
我在「軟體工程三大陣營, RUP, CMMI, Agile Method」中提到, Agile Method 入門門檻很高,因為它依賴資深 programmer 進行經驗轉移與訓練。就我的觀察,臺灣的資訊軟體產業中,嚴重缺乏「資深 programmer」這一關鍵環節。在傳統升官發財的思維下,有點能力的 programmer 多數依「Peter Principle」升遷 PM 或系統分析人員。在缺乏資深 programmer 引導的情形下, programming 的觀念層次,就始終停頓不前了。資本主義社會有了中產階級,才能得到高度發展;要發展資訊軟體產業,先問問資訊軟體產業的中產階級 – 資深 programmer – 在哪裡。
相關文章
樂多舊網址: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2134566.html
樂多舊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