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OSS 專案管理與贊助機制
日前看到 開放原始碼社群的獎金募集系統草稿 和 台灣是不是也有可能發起自由軟體樂捐的活動? 這兩篇的想法。他們都討論我們是否可能建立一個系統化的樂捐、贊助機制,期望進一步活絡開放源碼社群發展。對此,我也提出了一些個人觀點。
我以為目前主要問題在於缺乏透明的贊助經費管理機制。如果我能看到我贊助的經費,確實被用於改善某功能時,我自然不會覺得自己的錢白花了,下次掏錢就更爽快了。從專案管理的角度來看,其實這也是做專案管理。使用者贊助經費並附帶使用條件,開發者依使用條件評估要不要接受這筆贊助。開發者一但接受了這筆贊助,就表示接受了一件 case 。這 case 應該要按贊助條件完成。而使用者 (包含其他人) 可以在專案網站上查詢贊助項目與執行進度的公開內容。
嗯... 記得國外有這一方面的例子。不過主要還是以基金會形式接受企業的贊助,例如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和 IBM 的關係,只是他們內部如何管理就不得而知了。
Vim: http://vim.sourceforge.net/
GNU LilyPond: http://lilypond.org/web/index
都是採取這種方式。Vim 是會定期公佈收支明細,但他的情形比較複雜,因為他兼做慈善事業。不過,作者去 google 上班後,捐款就純用於慈善事業去了。LilyPond 就非常專業的提供出錢開發某種特定功能,不過好像沒有特定的明細表,但 THANKS 會紀錄 sponsor 是誰。 EdwardLee (果正兄)
謝謝果正兄提供這些資訊。就像我們平常在捐善款一樣,如果我們知道這些善款確實幫助了一些人,我們就會樂意繼續捐助。但若那天看蘋果x 報,發現善款被人浪費、挪用,我們就不可能再捐下去了。自由軟體專案也一樣,其實部份贊助者並不在乎自己的名字有沒有列出來,只是想確認自己的贊助行為確實幫助了專案的持續發展而已。
另一方面,程序員也是人,一樣要吃飯、睡覺,一樣只有24小時。不可能不吃、不喝、不睡、不死地回應所有人的軟體需求。生也有涯,人一定要按事情的重要性安排工作的優先權。假設現在有一位嘴上嚷著要好看的華麗操作畫面的使用者;和一位拿著設計好的畫面樣式,仔細說明設計理念以及對使用者操作上有什麼幫助的使用者 (我想這也是一種「贊助」行為)。這兩人對參與自由軟體的程序員而言,哪一位所說的工作重要性更高呢?我想是不言可知的。
程序員可以從使用者所表現的誠意中判斷什麼樣的軟體需求應該先完成;程序員更可以從中得知自己的作為確實幫助了那些人而獲致更高的樂趣。不論是贊助者亦或是程序員,我想都需要一種與軟體專案管理相結合且透明公開的贊助機制。贊助機制與專案開發也有雞生蛋、蛋生雞的相關性:
有龐大的使用群,但沒有贊助管道 → 開發腳步遲緩。 開發腳步遲緩,難以吸引龐大的使用者 → 缺乏贊助者。
和國外的自由軟體/開放源碼社群相比,國內開發者所採用的管理方式相對封閉,這本身就不利於吸引使用者贊助了。如果像 SourceForge.net 這種專案服務平台本身就內建對專案開發者的贊助管理機制,那麼問題就簡單多了。我想到那個軟體鑄造場 (http://www.openfoundry.org/ ,有人或許還記得當年在 SLAT mailing-list 中,我就反對它掛「自由軟體」這 title ,明明是開放源碼...) ,我看上面的專案活動力都很低,也看不出它提供了專案開發者哪些輔助管道。做為一個非營利目的且經費來自官方的服務平台,其實很適合做為開發者與贊助者之間的中立者,卻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或許正如果正兄所言: 理想上是如此。但接二連三的「事件」,讓社群分子對這些組織、團體都失去了信任感
。當年那些「事件」就不提了,或許當時 (在經濟部主導下) 決定自己搞一個,而不是參與國際上現有組織、平台的決策已經是在固步自封,自己把格局玩小了。形成現在這局面也就不足為奇。
樂多舊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