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在經濟思想上的誤解
我們因為在方法論上犯了錯,以致誤解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之意,並將之等同經濟均等之主張。然而相形方得長短,相盈方得高下,相隨方得前後,皆不以尺度分。所謂 "有餘與不足" ,是以 "所欲" 分,不以 "量" 分。欲不滿者,金盈堂室猶不足;欲寡者,食僅簞瓢或有餘。
社会公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怎么实现社会公平?老子认为要“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呼喊:“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他认为只有“天之道”。
老子所说的“天之道”是指自然规律。从整个历史长河看,人类发展是不会违背“天之道”的。
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财政、税收等种种宏观调控手段实现“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与和谐社会
上述所引,是對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此言所做出最常見的經濟思想解釋,但這是種誤解。如果從本體論與方法論上認識到《老子》的意涵,便不會得出這種誤解。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如何為 "有餘" 、如何為 "不足"?《老子》說了 "長短相形,高下相盈" ,相形方得長短,相盈方得高下,相隨方得前後,皆不以尺度分。所謂 "有餘與不足" ,是以 "所欲" 分,不以 "量" 分。欲不滿者,金盈堂室猶不足;欲寡者,食僅簞瓢或有餘。是以,我們絕不能以客觀上、物理上的尺度量值去區分 "有餘" 與 "不足" 。
試問若甲、乙二人,甲有 5 公升水,乙有 5 公克黃金。是否可以物理尺度論甲之黃金不足,而乙之黃金有餘,故應損有餘而補不足,均分甲、乙二人之水與黃金?錯了。如果甲現在非常口渴,急需補充水分,但乙卻一點也不渴,那麼以物理尺度去均分甲的水,才是橫徵暴斂、損不足以補有餘了。人之道損不足以補有餘,《老子》是在指陳當時的均等作法。
當然辯者會說,我們當然不可能以這種物理尺度去均分,而是要以人民的需求去均分。但我仍要說,這還是錯了,我們如何能知道他人的需求為何?難道透過設計客觀公正的問卷以及運用先進的統計技術,就能得知他人的需求為何嗎?這是社會科學研究上的最大迷思。我相信我們可以不斷地實證與否證這個問題,直到人類滅亡,不再需要證明人心中的價值是否存在客觀尺度為止。我以為主觀性概念不能定質。
再者,我根本就懷疑經濟均等/社會公平論者從來不了解掌握所有人的需求以及所有資源的存量與流量,需要多麼龐大的資訊系統以及多麼複雜的同步機制。更不要說那樣的資訊系統與同步機制在現實上無法實作。不懂資訊系統與多工同步機制的,隨便找本計算機概論、資料庫管理以及管理資訊系統的書來看。而為了掌握需求以及資源的存量與流量,我們必須要具備什麼樣的體制,經濟學家 F.A. Hayek 在《到奴役之路》一書中,說的很通俗;要看學術性的,可以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不懂人心所欲、人心價值的,多看些心理學入門,再看看 Ludwig von Mises 的《人的行為 (Human Action)》(參閱Austrian school in Economics)。在看完這些書後,我懷疑是否有人還會如引文般解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的意思,是否還會這麼輕率地說出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财政、税收等种种宏观调控手段实现损有余而补不足" 。當謹記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之誡,善為士者,不為如此輕率之言。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還有一點,引文中說到 "老子所说的天之道是指自然规律。从整个历史长河看,人类发展是不会违背天之道的" 。《老子》首句就說 "道可道非恒道" 。天道之大,老子尚不敢說自己了解天道之全貌,反倒是解釋的人,把老子看作了是歷史主義者,以為老子掌握了歷史主義者所謂的 "歷史規律"。以偏概全,將眼中可見之規律變化,當作了天道之全貌。進而曲解《老子》,武斷地宣稱只要這麼做,就符合天道。這完全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語氣。我也讀歷史,但我卻不會說出 "歷史規律" 云云。讀歷史,是為了解現今事物的起源,幫助學者釐清思緒,認識世界的現狀。並不是因為有一個什麼 "歷史規律" 等著學者去發現與控制。
我以為法家思想,就是在對人心的所欲以及對道的認識這兩方面,走叉了路。
我在關於鋼之煉金術士 (Full Metal Alchemist) 的等價交換法則這裡說明了一些關於物理學的價值以及經濟學的價值概念的差異。也提到了我所認知的 "損有餘而補不足" 與主觀價值理論的共通性。
樂多舊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