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只見管理(management) 不見企業(enterprise) ~ 我看《藍海策略》一書
這幾天在書店新書架上看到一本書,《藍海策略 (Blue Ocean Strategy)》。我看到封面上寫著「自闢沒有競爭的新市場」,就猜到書中寫的是什麼了,大致翻了一下。
該書從學術上看,沒有什麼創見,但這僅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對企管中的策略管理學者來看,顯然是大有創見。
書中先用「紅海策略」形容企管學者波特的產業經濟競爭策略 (IO學派),再提出自己的新觀點「藍海策略」。事實上,在策略管理學中,波特的競爭策略也已漸成過去式,現在策略管理的主角是 Resource Based View/Knowledge Based View (RBV/KBV) 。Any way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上述內容都可以引用古老的經濟學基本觀念加以闡釋。我先前在攻讀 MBA 時,就在課程報告中,點明產業經濟競爭策略是引申古典經濟學的市場結構模型,而 RBV/KBV 不過是李嘉圖國貿法則的引申。
IO學派 (產業經濟學說)
此學派 [IO學派] 從古典經濟學派對於市場結構的定義入手,依古典經濟學派的分類,市場結構可以分為:獨佔市場、寡佔市場、獨佔競爭市場、完全競爭市場...
"市場結構決定廠商行為(包括生產數量與交易價格)",而「成本領導」與「產異化」分別決定了廠商的產量與價格制定能力。故可以推論 IO 學派所說的競爭優勢之內涵,是指廠商行為於市場的競爭中之優勢。
資源基礎觀點
... 企業所擁有的資源 (要素) 形式相當多樣化,並不只一、兩種而已,因此各種不同核心資源 (要素與要素稟賦) 的組合,便可以形成多種不同的組織能耐 (生產函數) 。
... RBV的競爭優勢來自廠商在生產函數與要素稟賦 (Q = f(x,y)) 上的比較利益,即廠商的生產優勢。
策略管理報告「失焦的競爭優勢」
上述學說雖然受到經濟學既有理論的影嚮 (我不知那些學者本身有無察覺) ,但遺憾的是,對經濟學既有理論的理解不夠深入,在策略管理領域中的討論,就會有一些經濟學者眼中的錯誤。如波特的競爭策略,只是從市場結構的靜態模型著眼,忽略了形成此一結構的動態過程,亦即忽略了市場競爭的程序。而 RBV/KBV 中,不懂機會成本與企業分工 (國際分工) 的亦大有人在。按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 的說法,李嘉圖的比較利益法則,實為「協同分工律」,對企管學來說,便在指出整合與外包的根源所在。See also: 分工 - The Outsouring or Integration on Jobs。
扯了一堆舊話,回到原題《藍海策略》的內容吧。大致翻了一下該書後,我只有一個感慨,那就是「何時企業管理的內容,變成了只見管理(management) 不見企業(enterprise** enterprise: Willingness to undertake new ventures; 企業心、冒險心。) 了?何時企業經營變成了亦步亦趨,而非冒險創業的行為了?」舉個例子來說,企管界熟悉的經濟學者熊彼得 (Schumpeter) ,就格外地強調並重視「企業家」在創新與整合生產要素的功能,進而創造利潤的過程。而這個觀點,僅是熊彼得承繼經濟學奧地利學派的傳統而來。可以說,一百年前 (西元1900年),經濟學家 (也許該特定指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者) 就很重視企業家發現與開拓未知市場的能力了。而這正是百年後的今天,《藍海策略》一書所強調的內容。
樂多舊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