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2006-04-03

我論統計方法與計量經濟

奧地利經濟學派並不反對使用統計方法,但要求正確使用。對我們而言,統計資料是一種經過整理的歷史資料,這些統計資料幫助我們在有限的時間中,吸收大量的資訊。

前些日子,在經濟前瞻三月刊中,看到了一篇論"行為經濟"的文章,其主張:經濟活動的研究,不能離開人的行為、生活;機械式的數學模型,並不能充分考慮到多變的人類。敝人主觀的認為,其與奧國學派、古典學派,有著類同的思想。

但是,不可否認的,在經濟史的發展中,"計量經濟"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它將統計應用到理論之中,提供一個確切的思考方向,有些甚至考慮到時間問題〈儘可能接近人類〉。 自我主觀感覺,前者有一種,自我理想化,沒有數據為證;而後者則是一種思緒的條理化。雖然主觀認為,發展到最終,人們還是將會回到了最初:以人的行為為出發點。 這兩者間,是否有共存而不相互牴觸的可能?抑或,只是絕對的單一選擇?

webber at 2006-03-31

奧地利經濟學派並不反對使用統計方法,但要求正確使用。對我們而言,統計資料是一種經過整理的歷史資料,這些統計資料幫助我們在有限的時間中,吸收大量的資訊。除此之外,統計資料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它沒有告訴我們答案。

統計資料的誤用

你說自我主觀感覺是一種自我理想化,沒有數據為證,而統計資料有。這段話也是主觀的。可以這麼說,由於近代自然科學在統計力學上的卓越成就,使得研究者不假思索地認定統計資料是「科學的」、「正確的」。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請你點擊這個連結 [小遊戲 ] 。它會顯示兩批資料與陳述,請你用三秒鐘的時間觀看那兩批資料,並判斷陳述是否正確。三秒鐘是把人的感官限制納入試驗之中,使得資料判讀過程會受到主觀影嚮。

我個人在研究所期間,曾幫所上一位統計學教授寫過一隻統計模型程式,該教授接下了一件軍方的案子,試圖運用他所設計的統計理論,計算步槍的彈道誤差,以節省新型槍械開發過程中的實彈試射成本。就方法論來說,這是將統計方法應用在正確的地方。子彈擊發後,其彈道路線完全受限於物理法則,包括了空氣溼度、氣壓、風向、旋轉力道等等。在一個這些影嚮因素皆可控制的試射場中,利用統計方法,可以很快地進行迴歸分析,計算出修正結果與再試驗次數。但人的行為不同於子彈,人有意識,且每個個體都保有一份自己的主觀資料 (*1) ,人的行為是依著他所保有的那一份獨特資訊在判斷,由於我們無法掌握每個個體在進行判斷時所依據的獨特資訊,亦即不能將那獨特資訊包含在統計資料中,因此將統計方法用在預測人的行為上,是錯誤的。這是我們反對計量經濟學的第一個理由。

反駁歷史主義論

第二個反對計量經濟學的理由,是基於對社會科學中的實在論以及歷史主義論者所持觀點的反駁。

我曾任職於一家百貨流通業,工作是 MIS (資訊管理人員) 。基於工作需求,我時常需要調閱資料庫中數以百萬計的資料。無須訝異,從資料庫管理的角度看,所謂「調閱資料」,不過是一行 SQL 指令罷了,是很平常的工作。我曾調閱三個月中數百萬筆銷售資料,發現顧客在選購商品時,存在買生活用品時,會順便買溫泉包 (泡浴劑) 的規律(*2)。按照這個規律,我應當立刻建議老闆進行這兩種商品的組合促銷活動。但我並沒有這麼做,因為春天到了。冬天時,人們喜歡泡熱水澡,因此,在購物時如果看到泡浴劑,便會選購。但春天一到,泡熱水澡的需求降低,也就不會想要選購泡浴劑。如果我按照那「規律」推動商品促銷,那就是錯誤的、盲目的使用統計結果。而要正確的使用統計結果,仍然必須要從個人的行為去分析為什麼消費者會同時買這兩種商品。但是在這個分析過程中,統計資料並非必要的,即使沒有統計資料,我們仍然可以經由零散的資料、或是主觀感覺,運用經濟分析得到同樣的解釋。我個人很早就接觸了老子思想,透過老子思想中的內省功夫,我迅速地接受了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方法論哲學,即:

Wiser: 「我們只能從外部觀察自然現象,但我們卻可以從內部觀察我們自己。理論經濟學家沒有必要為缺乏精密的自然科學所使用的工具而遺憾。包括經濟學理論在內的實踐科學,可以做得更好。經濟學理論不用費勁用一長串的歸納結果來證明一個定律。在這些學科中,我們每個人都能聽到源自內心,不會出錯的聲音所傳達的律則。」

《海耶克》,2005,康德出版,97頁

早在1880年代, Menger 就反駁德國歷史主義學派的觀點, Böhm-Bawerk 反駁了馬克思主義,米塞斯(Mises) 反駁了社會主義 (*3) 。奧地利經濟學派一直堅決地駁斥社會科學中的實在論與歷史主義論,這有其深刻的科學哲學背景。奧地利經濟學派堀起於維也納,在一次大戰前後,維也納達到了近代思想史上幾已不再的思想巔峰狀態。在那個環境之下,米塞斯(Mises) 和海耶克(Hayek) 對各種方法論皆有深入認識,其著作內容博大,並非今日在科學高度分工的環境訓練下的學者所能輕易理解。斯人已遠,今日想要理解此一科學哲學背景,個人以為可從 Wittgenstein 的《哲學研究》中著手。

容我舉個例子來說明歷史主義論者的錯誤,這是我從 Wittgenstein 的《哲學研究》中所領悟到的。首先,請看下面的圖示一:

1 + 1 = 2
1 + 2 = 3
1 + 3 = 4

試問,根據上面的圖示,我可不可以說「1 + 4 = 5」?這要看我的論點來決定。就實在論來說,客觀上存在一序列 1,2,3,4,5,... ,而上面的圖示揭示了一個規律: '1 +' 符號之右項符號 '1','2,' or '3' ,使 '=' 符號之右項符號為 '+' 符號右項符號 '1','2, or '3' 右偏移 '+' 符號左項符號 '1' 序列位置的值。根據這個規律,因為在客觀序列中,'4' 右偏移 '1' 的位置的符號是 '5',所以 1+4=5 是正確的。這樣的解釋,稱之為「數學」。這個論點對映到自然科學上,就是自然科學的工作,發現客觀存在。而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此一「發現客觀存在」的工作,在方法上就是透過統計力學達成。而對映著歷史主義論者的觀點,則是認為人的行為存在一個歷史規律的客觀存在。計量經濟學者,難道不是試圖模仿自然科學的方法,透過統計學去發現歷史規律的客觀存在嗎?

如果使用統計方法,但僅僅只把統計資料視為歷史資料的一種,而依然從個人的主觀價值去分析行為與結果,並不違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方法論。但若將社會現象中的統計資料視為客觀資料 (*4) ,並試圖發現歷史規律的客觀存在,預測未來,那就不是社會科學,甚至不是自然科學。按照上述,則計量學者只能視為「歷史學者」,而不能視為「經濟學者」。

最後總結,《經濟前瞻》那篇文章中說:「經濟活動的研究,不能離開人的行為、生活;機械式的數學模型,並不能充分考慮到多變的人類」。你問「這兩者間,是否有共存而不相互牴觸的可能?抑或,只是絕對的單一選擇?」我的答案是,那篇文章分的簡單了,我們同樣是運用著嚴謹的邏輯分析在思索人的行為,而不是直覺猜測,但我們使用的邏輯規則,並不侷限於數學規則。我們同樣會使用統計資料,但我們不會將它視為客觀資料。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人的行為不存在客觀規律,這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絕對分野。如果你要發現客觀規律,你做的就是自然科學研究而非社會科學研究,你的研究結果就要受到物理法則的檢驗。

  1. 人的行為所依據者,並非客觀資料,而是受到感官扭曲的感覺資料,是主觀的。見: 我對 Mises 所言「人心的邏輯結構」的理解
  2. 這叫購物車理論。最早,美國流通業龍頭 Wel-Mart 便發現「尿布」和「啤酒」這兩種功能與消費族群截然不同的商品,常常出現在同一筆消費記錄中,亦即顧客會同時買這兩種商品。
  3. Carl Menger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Method of the Social Scienc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conomics) 的 Methodenstreit (方法學論戰); Böhm-Bawerk (Zum Abschluss des Marxchen Systems); Mises (Socialism) & Hayek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s) 對計畫經濟的論戰。
  4. 「客觀資料」是符合物理法則的資料,例如質量 1 公斤的水,在 1 大氣壓下,等於 1 公升的容量。經濟學處理的資料,並不是客觀資料,例如「價格」就不符合物理法則。在質量守恆的基本物理法則下,如果「價格」是客觀的,那麼同質量的水,和同質量的黃金,其價格要相等。而熟知經濟思想史的人當知道,這是古典經濟學中的著名悖論。
相關文章
樂多舊網址: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1357711.html

樂多舊回應
未留名 (#comment-1693234)
Tue, 04 Apr 2006 12:02:39 +0800
謝謝前輩的回覆^^

凡是經過人性思考而整理出的資料,就是"主觀"資料是嗎?
"我們同樣是運用著嚴謹的邏輯分析在思索人的行為,而不是直覺猜測,但我們使用的邏輯規則,並不侷限於數學規則"我想,這是要經過專業且長期的訓練,循著前人的思考邏輯,儘可能的發展出自己的模式。
或許,有一天我更了解計量經濟時,會有不同於現在的想法。
未留名 (#comment-1772050)
Tue, 11 Apr 2006 22:08:37 +0800
所謂主觀資料,就是「感覺資料」(哲學術語)。
See also: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1322412.html
「 人們一般並未認知到人所接受的資料,其實都是受到五感所扭曲的感覺資料。英國
哲學家休謨 (Hume) 就指出人的行為,必然受限於其「感覺資料」。而現代的生理學
家,更能明確說明,「人」此一個體,其「輸出入設備」,用傳統的詞即為「感覺器
官」對客觀事物的感應程度,並不相同。亦即,每一客觀事物所發出的資訊,皆經過
「感覺器官」的扭曲後,才成為感覺資料」

其餘見: 從 Popper 和 Wittgenstein 看自然科學哲學與社會科學哲學的分界
4google@163.com(4google) (#comment-10318491)
Tue, 08 May 2007 23:23:00 +0800
遊手好閒的石頭,寫得真是不錯,我是搜索到你這里的,很有見地。
Jeff-huang@csie.ncu.edu.tw(Jeff huang) (#comment-18130475)
Thu, 11 Dec 2008 12:58:24 +0800
你的Blog文章很有深度,分析的很有條理
很少工程師能像你對社會科學的探究有這麼深度的了解
不容易,也很不錯
未留名 (#comment-18427377)
Fri, 23 Jan 2009 15:30:27 +0800
嚴格來說,我是個社會科學學者,而不是工程師。
管理科學碩士是我的學歷,軟體設計是我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