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的行為和內心邏輯結構」的論述
網友 makotohsu 在部落格中留言說,想更深入了解奧地利經濟學派和他們關於「人的行為和內心邏輯結構」的論述內容。
我的 anobii 書櫃中,奧地利經濟學標籤所列的書目,都可以看看: 奧地利經濟學書目。 另外,我還有一本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翻譯,龐巴維克 (Eugen von Böhm-Bawerk) 的「資本積極理論」(Positive Theory of Capital)。這本老書是在 ISBN 普及之前出版的,所以沒有 ISBN 資料,我也就沒放上 anobii 書櫃。二十年以上歷史的大學圖書館,應該找得到。
非經濟學,但有助於理解的書籍,應看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的「哲學研究」。
關於「人的行為和內心邏輯結構」,可以嘗試閱讀海耶克 (F.A. Hayek) 的「The Sensory Order: An Inquiry Into the Foundations of Theoretical Psychology」(感知的秩序)。 Google books 有預覽內容: 「The Sensory Order preview」。這書沒有中譯本。內容也不是傳統的經濟學。在我看來,比較像是心理學與經濟學的統合學科。但是,又和行為經濟學有所不同。行為經濟學的代表是 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Daniel Kahneman 。
我沒看過整本「The Sensory Order」,但我認為這本書探討的內容是人的行為中最基本的一環:一個人心中的財貨等級序列表(the order of goods)是怎麼排定的?
「財貨等級序列表」是奧地利經濟學中的普遍概念。這個概念在其他經濟學派中,他們稱為「效用函數」。但是奧地利經濟學派將價值視為「評值程序」(動詞概念),而不是財貨的固著屬性 (參考 價值、價格、貨幣數量的性質),是以離散變量看待效用,所以奧地利經濟學派書中的效用是一張等級排序表。而其他經濟學派是用連續變量看效用,所以他們書中的效用是一條條的連續曲線 (參考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特色)。不過這兩者的轉換倒也不是很難。你找一張繪有多條同質但不相同效用曲線的圖,從零點隨便拉出一條直線切過這些效用曲線,就會得到多個切點。把這些切點按大小排列的表格,就是等級序列表。
雖然效用在現代個體經濟學中是很普遍的基本知識,但有一點我們幾乎不談,那就是每個人心中的效用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基本上,這被視為已知的、給定的。米塞斯 (Ludwig Mises) 說這是先於理性邏輯的行為元範所決定的 (參考「人心中的邏輯結構與行為元範之臆想」)。而芝加哥學派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Gary Becker 在其「解讀偏好」(ISBN:9573237385) 一書中,實際上也沒有深入解釋偏好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後來,我在看維根斯坦的「哲學研究」時,其書中提到一個數學遊戲 (例如 我論統計方法與計量經濟所言),讓我領悟一個人心中對事物的認知,是透過一連串的學習、模仿、經驗、類比等心理活動過程所得。那麼一個人心中對各種財貨的等級評定與排列,也必然有其心理活動過程。這又進一步關係到「在接受主觀性這個前提下,去思考人們如何身處在扭曲資訊的世界中,衍化生成的問題。」(Ludwig Mises 對 Karl Popper 觀感之我見)
更有甚者,人們的感覺和反應是如何形成的?比如說,我看了一幅畫,畫中內容讓我覺得愉快,我覺得這值得我花一萬元買下;但同樣的一幅畫,你看了卻覺得很不舒服,你覺得這畫根本應該丟到垃圾桶。問題來了,為什麼同樣的內容,有人覺得好,卻有人覺得差?
多邏輯論的人會說,這是因為每個人心中的邏輯結構不一樣。但是奧地利經濟學派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單邏輯論,所以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每人的所接受的感知資料不一樣 (參考 關於社會主義「多邏輯論」的簡述)。對此,我可用程式設計的角度來說明。
我是一個程式設計者,現在要設計兩個虛擬人物,甲和乙。這兩個虛擬人物對同一幅畫要有不同的評價和反應,該如何設計?我可以肯定地說,我絕對不會寫兩套程式碼、演算法。我只需要寫一套程式碼就可以了 (例如 Mises 所言「人心的邏輯結構」)。但是我需要為每一個虛擬人物配置一個資料陣列作為感覺資料等級序列。在序列中,除了有各種感覺資料的排序外,還有它連結的反應函數。然後,我在虛擬人物甲的資料陣列中,輸入「紅色、高位、熱情」,「黑色、低位、死亡」。在虛擬人物乙的資料陣列中,輸入「紅色、低位、血腥」,「黑色、高位、尊貴」。
接著,我讓這兩個虛擬人物,透過同一款式的視訊攝影鏡頭去看同一幅畫。這幅畫中的黑色很多、紅色很少。人物甲透過鏡頭接收到感覺資料,一大片的黑色和一小片的紅色。調用評值函數查自己等級序列,得黑色排序低,連結到死亡反應。於是人物甲就會給出這幅畫價值低,而且做出對死亡的厭惡反應。人物乙透過鏡頭接收到同樣的感覺資料,調用相同的評值函數查自己的等級序列,得黑色排序高,連結到尊貴反應。於是人物乙給出這幅畫價值高,而且做出對尊貴的敬仰反應。
在程式設計時,每個虛擬人物的等級序列表的內容,是由程式設計者輸入給定的。但現實活生生的人呢?從近代生物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我們顯然可以確定,這樣的等級序列表應該是透過各種學習、模仿、經驗、類比等心理活動過程逐漸成形。我相信,這個心理活動過程,就是海耶克在「The Sensory Order」中想解答者。不過,海耶克走得太前面了。現在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尚且不能清楚解答的事,在五十年前自然不會有足夠的資訊支撐他的研究內容,所以這本書就像是沒有數學模型與科學實驗支撐的相對論一樣,令人難解。